伴游网站
    中国伴游
  • |
  • 私人伴游 商务伴游

全国咨询热线:

微:mote17788

德阳伴游中国网上的历史名城(中国旅游名城)

所属分类:旅游日记 发布日期:2022-08-17 浏览次数:2825

纪录中国8月3日临汾电(记者阎红卫)

微信号:mote17788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
魅力汾城一一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--汾城镇

汾城古建筑群是古太平县城的主要建筑,太平县创建于唐贞观七年(公元633年),现存建筑有:

城隍庙位于镇之西北(古太平县城西北),创建于明洪武二年(公元1636年),现存建筑为明天启七年(公元1627年)所建。庙内山门、戏台、献殿、大殿、钟鼓楼、厢房、配殿等均保存完好。

伴游中国网上的历史名城(中国旅游名城)

文庙位于镇之西北(古太平县城西北),城隍庙之东南。创建于唐,元代至元六年重建,明清两代屡有修葺。现存主要建筑有:影壁、棂星门、泮池、戟门、大成殿、明伦堂等。

县衙大堂位于镇之东南(古太平县城东南),创建于唐,原为鄂公帅府,清康熙三十四年(公元1695年)毁于大地震,康熙三十五年(公元1696年)重修。

社稷庙位于镇之西南(古太平县城西南),创建于明洪武年间,清嘉庆、道光屡有修葺。现存主要建筑有献殿、大殿、钟鼓楼等。

洪济桥位于镇之西南(古太平县城西南),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(公元1184年),清乾隆年间将廊桥木柱易为石柱,民国九年修缮。桥为东西向石砌单券单孔,桥面上设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式廊房。

商铺有三座,分别位于镇中古街和洪济桥东。古街中的两座商铺紧紧相连,坐东向西,南侧商铺面阔五间二层,为清乾隆二十四年(公元1759年)的遗构。北侧商铺为面阔三间二层的药铺,名为“世德堂”,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(公元1896年)。二层直棂窗、梁架结构均保存完好,洪济桥东商铺为面阔五间二层,建筑年代不详,但为清代遗构无疑。尤其是其一、二的门窗仍保存完整。

伴游中国网上的历史名城(中国旅游名城)

民居,主要为为文庙东北侧的五氏知府宅第和城隍庙东侧李氏民宅。王氏知府宅第为明万历年间的建筑(公元1573——1620年)。该院落为一进四合院式结构,正房坐西向东,面阔三间进深三椽悬山顶式建筑;与正房相对的西面为一间悬山顶式的垂花门楼,南北为面阔三间前檐硬山顶式建筑。城隍庙东侧民居建筑年代不详,但从建筑风格上判断为清代建筑无疑。现存一进院落,坐北向南,正房面阔三间,进深三椽,悬山顶式建筑。

展开全文

关帝庙位于镇之东南(古太平县城东南),县衙大堂东南侧。创建年代不详,现为元大德四年(公元1300年)的遗构。面阔五间,进深六椽歇山顶式建筑。前檐歇山顶式廊为明清时期后筑。

在每年清明节(即4月5日),襄汾县汾城镇村民都要举行跑鼓车比赛,这一习俗始发于春秋时期,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,由军用战鼓演变而来,逐渐成为一种赛事,成为一方人文厚土的独特文化。

关于跑鼓车的来历在当地说法很多,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,但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二种:一是说来源于古时作战用的战车,因为这里早在唐代时曾是一代名将“鄂国公”尉迟敬德屯兵习武的地方,面对一辆辆在鼓声和呐喊声中冲杀的战车和士兵,聪明的村民们渐渐竟把它演变成了一种团结合作、拼搏向上的赛事而留传至今。而另一种说法则来源于强身健体这一目的,据南膏腴村老人讲,该村兴建于明崇祯年间,当年村内共有三四百人,有一年村里发生了一场传染病,一下子就死了几十口人,其中有个叫二娃的一家五口就死了四口,村里人对此十分恐惧。瘟疫过后,村里一个名叫董建昌的进步青年认为这是人们不运动的缘故。因此,他利用人们在清明节祭奠亲人的风俗,为了提高全村村民参与的热情,就发明了这一竞争激烈的集体运动并在清明节这天得以实施,后因北高腴村建村并且两村相距很近,便由一村拉鼓车演变成两村跑鼓车的比赛。在这里我们不探究其那个来源为真,但这一活动特有的激烈性和对抗性,却因受到广大村民的厚爱而流传至今。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发表评论

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

获取报价·了解更多业务·7*24小时专业服务

联系我们